发布时间:2025-03-10 17:35:02    次浏览
导读:一些官员却为情欲奴役,被下半身主导,无视道德伦理,罔顾党纪国法,打着红颜知己的旗号大搞权色交易,包“二奶”,养“小三”,将自己与情妇的人生和前途生生葬送。 官员与情妇决裂之后,因情妇掌握其违法乱纪证据,会遭到威胁甚至枪杀。而有的情妇,则走到前台,成为“反腐先锋”。日前,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济南市政协原副秘书长田庄(副厅级)决定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而不久前,媒体也爆出,田庄曾向约10年前杀害情妇的济南某官员行贿。据悉,该官员便是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段义和。而段义和曾经是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他与情妇关系决裂后,策划爆炸案将情妇炸死。(新京报 7月17日)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在中国,红颜知己几乎是每个男人心中难以磨灭的情怀,男官员亦不例外。诚然,男官员有几个异性朋友、红颜知己,只要发乎情,止乎礼,也并无不可。但是,在现实中,一些官员却为情欲奴役,被下半身主导,无视道德伦理,罔顾党纪国法,打着红颜知己的旗号大搞权色交易,包“二奶”,养“小三”,将自己与情妇的人生和前途生生葬送。 不可否认,官员养情妇的理由是不同的,诸如有的是为了弥补人生的遗憾,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有的仅是为了生理发泄,还有的则是生理和情感需要兼而有之。但是,俗话说得好“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么聊斋?”不得不说的是,情妇们并非如某些官员所认为的那么单纯,那么重情重义,她们甘愿奉献青春奉献身体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利。为了利益,情妇们青春和身体都可以奉献,那还有什么是她们不敢的呢?于是我们看到了情妇充当贪官受贿的“掮客”、拉官员下水的“水鬼”、利用官员手中的权力大发横财的“蛀虫”、推动官员在贪腐不归路上越走越远的“帮凶”、而一旦自己的利益无法保障又变身“反腐斗士”等等一幕幕精彩表现。其实,红颜知己与红颜祸水,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逻辑。因为“知己”往往就是官员最亲密的人,对官员贪污腐败等问题自然了若指掌,知之甚详,一旦两者反目,“知己”当然就成为了“祸水”。而官员为了自保,各种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有的信奉“只有死人才不会开口说话”这一套,不惜铤而走险,杀人灭口,如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以及原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义和之流。有的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如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与其情妇罗菲以及人称“京城第一贪”的原北京市门头沟副区长闫永喜与其情妇毛旭东等人。还有的则是玉石俱焚,同归于尽,如被情妇举报的原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原海军副司令王守业等。 冯其庸教授解读《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时警醒世人,要从美色中见骷髅,于富贵时见贫穷,于繁华时见凋零。官员因情妇而锒铛入狱,身败名裂,情妇因官员而身陷囹圄,香消玉殒,又何尝不是如此。盘点官员与情妇的结局,其实有三个警示:一是警醒官员们要自警自持,慎独慎行,守住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体现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操守,做一个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二是警醒年轻女人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人,不要想着不劳而获,“以青春赌明天”很可能会输得一无所有,甚至有可能失去自由乃至生命。三是警醒相关部门要将官员养情妇问题当成一个政治问题来抓,加强对官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从健全制度机制和完善法律法规入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管住“权”和“钱”,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来源:人民网 不代表本刊、本网观点)责任编辑:吴 俊中华廉洁文化第一刊《清风》杂志由中南出版集团主管、潇湘晨报经营有限公司与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是全国公开发行的廉政月刊,月发行量近10万份。旨在“弘扬廉洁文化,鞭笞腐败现象,净化心灵家园,引导清廉人生”,倡导“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10年1月17日,《清风》杂志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亲自撰写发刊词。《清风》杂志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建立了通联站(中心)。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经发起主办了八届全国性的中华廉洁文化论坛。2014年4月3日,湖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批复,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清风杂志社主办的中华廉洁文化第一网络平台——清风网(qfeng.org)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加入清风网读者群(QQ群号303602875)。